“限制糖分”
“严格饮食控制”
“每日注射胰岛素的生活”
......
每当提到糖尿病,许多人会立刻想到这些,可是随之而来的误解和恐慌也不在少数,一些家庭可能会因为其中一个成员确诊糖尿病,而陷入了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忧,担心自己也会“被传染”。
阿杰就有这样的烦恼。
今年阿杰刚毕业,他性格活泼好动,但也很注重养生,平时对健康知识特别感兴趣,不过阿杰胆子比较小,遇到一点小问题就会很紧张,但家里人都很疼爱他,尤其是爷爷。
可是有一天,爷爷突然发现自己夜里频繁起床上厕所,最初他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,夜尿多是正常的事,但几天后,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,一晚要起床五六次。
爷爷开始担心了,他知道频繁夜尿,可能是健康问题的信号。
爷爷决定不再拖延,去医院做个检查,医院里医生详细询问了爷爷的症状,并进行了血糖和尿液检查,几天后,结果出来了,医生告诉爷爷,他的血糖水平很高,确诊为2型糖尿病。
这一消息,让爷爷和全家人都感到震惊。
医生解释说,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,包括遗传、年龄、生活方式等。
也因为这个电影,由她创作并演唱的主题曲《体面》大火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下降,再加上饮食中摄入的糖分和脂肪过多,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,而高血糖会导致体内多余的糖分通过尿液排出,从而引起夜尿增多。
在爷爷确诊糖尿病后,阿杰对这个病非常敏感,也特别关注家人的健康状况。
亲爱的读者,为了带来更多优质内容,这篇文章中加入了5秒的广告,观看后即可免费阅读全文,您的理解是最大的动力~
几个月后,阿杰也发现自己晚上上厕所的次数变多了,一开始他以为是喝水太多,但几天后情况没有改善,反而更加频繁,他想到爷爷的糖尿病,心里开始发慌。
阿杰担心自己,是不是也得了糖尿病,甚至怀疑糖尿病是不是会传染。
最终,他决定去医院检查,医生详细询问了阿杰的症状,并做了一系列检查,包括血糖和尿液分析。
检查结果显示,阿杰的血糖水平正常,但尿液中有明显的白细胞,提示有感染的迹象,医生告诉他们,阿杰并没有糖尿病,而是尿路感染。
尿路感染,这是因为细菌进入尿道,引起尿道、膀胱甚至肾脏的感染,常见症状包括尿频、尿急、尿痛以及夜尿增多,阿杰困惑地问医生: “可是爷爷也有糖尿病,他的症状和我一样,糖尿病不会传染吗?”
医生微笑着解释道:“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,主要与胰岛素的分泌和功能有关,不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,所以它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。你和爷爷的症状虽然相似,但你的夜尿增多,是由于尿路感染引起的,而不是糖尿病,尿路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,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。”
听到医生的解释,阿杰松了一口气。
医生耐心地解释说,尿路感染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,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。预防尿路感染,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,注意饮水充足,避免憋尿。
回到家后,母亲继续保持全家健康饮食的习惯,每天都会准备新鲜的蔬菜和适量的蛋白质,同时限制糖分的摄入。
糖尿病不是传染病,了解它的“性质”你就明白了
糖尿病,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,它和传染病八竿子打不着。
其实,传染病是因为病毒、细菌、真菌这些微生物引起的,比如感冒、流感、肺炎等,通过空气、接触、食物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,但糖尿病的发生,和这些微生物没有任何关系。
它是因为身体内部的胰岛素出了问题,胰岛素的分泌或功能异常,这才导致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。
而胰岛素,就是我们体内的一种激素,专门负责把吃进来的糖分送到细胞里去,供身体利用,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胰岛素不足,或者胰岛素作用不好,导致糖分在血液里堆积起来,血糖升高。
简单来说,糖尿病就是身体的“糖管家”失职了。
再加上,从现在社会来看的话,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,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,是由于胰岛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导致的,而2型糖尿病主要发生在成人,通常与肥胖、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相关。
这些因素,并不会通过和糖尿病患者的接触,而传递给他人,因此糖尿病不会像感冒、流感那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,我们也不会因为和糖尿病患者一起吃饭、说话,就“被传染”上糖尿病。
不过糖尿病不会传染,但它确实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。
遗传因素,在糖尿病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,尤其是2型糖尿病,如果家庭中有直系亲属(如父母或兄弟姐妹)患有糖尿病,那么该家族成员患糖尿病的风险,确实可能会有所增加。
但是,遗传并不是糖尿病的唯一决定因素,遗传倾向只是一个风险因素,真正决定是否会患病的,可能是平时的生活方式。
就算家里有糖尿病患者,但如果能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,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,经常运动,这些也可能会降低得糖尿病的风险。
因此,虽然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,但并不意味着家庭中有一人患病,其他成员就必然会患病,预防和管理糖尿病,关键在于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。
与其担心糖尿病,会不会“传染”,不如关注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,每天吃饭不要过量,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,适当运动,保持心情愉快,这些才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。
这些糖尿病相关的“谣言”,一定要理性看待
① 糖尿病,是因为吃糖太多才会得?
糖尿病的成因,远比“吃糖”复杂得多。
糖尿病的发生,不是单纯因为吃糖多,而是因为身体处理糖的方式出了问题,我们的身体需要胰岛素,来帮助把糖分转化为能量,但如果胰岛素不足或者作用不好,糖分就会在血液中积累,导致血糖升高,最终发展成糖尿病。
而吃糖,确实会影响血糖水平,但单纯吃糖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。
还有比如说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,和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细胞有关,而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、遗传、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相关。
吃糖确实会影响血糖水平,但仅仅因为吃糖多而患上糖尿病的,其实几率并不高。
我们都知道,过量摄入糖分可能会导致肥胖,而肥胖又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风险因素,所以与其说吃糖会直接导致糖尿病,不如说过量的糖分摄入,可能会增加肥胖风险。
这种情况下,肥胖又会进一步增加患糖尿病的可能性。
所以在平时,我合理控制糖分摄入,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体重,平时也要多关心自己的身体。
② 糖尿病会缩短寿命?
糖尿病确实是一种慢性疾病,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,但这并不意味着,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一定会缩短。
现代医学的发展,和糖尿病管理水平的提高,使得糖尿病患者,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,有效控制血糖水平,预防并发症的发生,从而享有正常的生活质量和寿命。
然而未控制的糖尿病,确实会导致多种并发症,如心血管疾病、肾病、神经病变等,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寿命。
关键在于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和积极管理。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,遵循医嘱进行治疗,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以降低并发症风险,提高生活质量。
所以糖尿病并不一定会缩短寿命,平时要控制好。
③ 瘦的人不会得糖尿病?
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,但瘦人,同样有可能患上糖尿病,所以这个说法也是不准确的。
1型糖尿病与体重无关,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所致。而2型糖尿病虽然多见于肥胖人群,但并不意味着瘦人就不会得。
瘦人如果存在其他风险因素,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、缺乏运动、家族糖尿病史等,依然有可能患上糖尿病,因此无论体重如何,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定期体检,早期发现和管理糖尿病风险。
而且糖尿病的发生,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并不是简单的吃糖、体重问题。
我们要从整体上看待这个问题,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健康,而不是陷入谣言和误解中,我们可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积极预防和管理糖尿病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风险。
医生提醒:这些疾病才可能会传染
首先就是,艾滋病。
它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和母乳传播,感染HIV后,病毒会攻击和破坏免疫系统,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,最终发展为艾滋病。
当免疫系统被削弱,人体就难以抵御各种感染和疾病,而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:不安全的性行为、共用针具、受感染的血液以及母婴传播。
所以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在于避免高危行为,如共用针具、无保护的性行为等,也可以进行定期的HIV检测,以及在怀孕期间接受预防措施以保护婴儿,可以降低HIV的传播风险。
其次,洪水灾害后,环境卫生条件恶化,也容易引发多种传染性疾病。
常见的有霍乱、伤寒、痢疾和皮肤感染等,这些疾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和食物传播,洪水后的积水和潮湿环境,也为病原体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就拿霍乱来说,它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,主要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,霍乱弧菌进入人体后,会在肠道内繁殖,产生毒素,导致严重的腹泻和脱水。
预防这些传染病,要确保饮用水和食品的安全,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,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监测。
最后就是百日咳。
这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,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百日咳的症状包括持续性咳嗽,咳嗽发作时会发出类似“咳嗽百日”的声音,因此得名百日咳。
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特别是在儿童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更易传播,预防百日咳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,而百日咳疫苗已经纳入儿童免疫规划,通过接种,可以有效预防百日咳的传播。
那么在平时,该如何阻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呢?
第一,平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注意饮食卫生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,都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,特别是在传染病高发季节,应该更加注意这些细节。
第二,就是加强疫苗接种。
许多传染病是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,比如百日咳、麻疹、流感等,按时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自己,还能通过群体免疫,降低传染病在社区中的传播风险。
第三,就医要及时。
如果出现传染病症状,应该及时就医,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隔离和治疗,避免传染给他人,家庭成员也要注意采取防护措施,减少接触感染者的机会。#寻找热爱表达的你#
参考文献:
[1]糖尿病的病因及其预防[J]. 医学综述, 2019, 25(12): 1475-1479.
[2]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管理与饮食调控[J]. 临床内科杂志, 2020, 37(3): 210-214.
[3]儿童尿路感染的病因及防治[J].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, 2018证券如何使用杠杆, 33(8): 623-626.